2018

之前贴过一篇书评,钻石教授戴蒙德写的《昨日之前的世界》,讲的是人类文明最开始的那段时光。今年读的这本是茨威格的《昨日世界》,描写了战前以及战争时期的欧洲。关于二战还有两本,一本是《巴黎烧了吗?》算得上是近几年读过top10的书了,关于希特勒要不要烧巴黎的情节写得惊心动魄的,还有一本《1913——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》,这本书很好玩,写了许多许多的人在那个战前最后一个也是最美的一个夏天在干啥。《昨日世界》并没有那两本读起来轻松,而且,太沉重了。

很多人说《昨日世界》茨威格的一本自传,我一点都不想认同。他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,通过他个人的命运来记录、观察整个时代。读完这本书的时候,不由自主地会说,这是一本伟大的书,某人问,我们会说很多书好,但是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伟大这个词?我说,上一本觉得伟大的书是罗曼罗兰的《约翰克里斯多夫》,那本花了一整个暑假读完的大砖头。在这些伟大的书里,能在最黑暗的背景里,看到人性最灿烂的光辉。但是二战初期,罗曼罗兰毕竟是身处中立国瑞士,而茨威格则是在奥地利,又是个犹太人。

茨威格在巴西把这本书写完大概是1940年,接着又写了一本《巴西——明日之国》,1942年2月22日,在巴西自杀。1945年德国投降,二战结束。所以这本书读到后来越来越沉重得透不过气来,看着历史一点一点地走,脑子里像有个倒计时一样,滴答滴答地算着茨威格还有多少时间。我觉得到最后,还是理解了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杀,他是有精神洁癖的,但是是真的见到魔鬼了。当然会觉得很可惜,他死后的三年,战争就结束了,暑假在蓝色多瑙河边散步的时候想起茨威格,如果他能看到再次华丽而安宁的维也纳,一定会感到少许欣慰吧。

茨威格花了超过一半的篇幅来描写战前的维也纳,同样的华丽,当然比现在应该更加华丽,但是腐朽。那一段真是冗长而乏味,直到读到后面才理解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,因为那是文明的样子,1914年那个绚丽的夏天过去之后,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去了!茨威格写到在1914年战争前最后几小时,没有人真正相信会爆发战争,而战争开始的初期,维也纳街头出现狂热的状态,大家崇拜着英雄主义,甚至是带着期待的心情,兴高采烈地以为去打仗就像郊游一样。接着战争的残酷显露出来,回来的人越来越少,伤员也越来越多,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,魔鬼来了。

再后面,一战和二战之间隔着几年稍微平静的时光,茨威格住在萨尔兹堡的一座山上(很巧,希特勒住对面一座山),奥地利也挺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,读得最难受的是德奥毫无征兆(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的毫无征兆)的经济崩溃,极其夸张的通货膨胀,以及完全不知道明天就是战争的不安全感。这种不安全感给我带来的悲观情绪,很久很久都没有散去,而在眼下,似乎又被许许多多的事情放大了很多。茨威格当时在奥地利还算是个非常上层的知识分子,而我们只是人口,看不清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,看不清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,看不清明天会发生什么,唯一可以坚信的就是这一切一定是在变得更加糟糕,对,总会有变好的那一天,可是这会不会将要花掉我们一代人的时间呢?这种不安全感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对于一些人生选择的决定……

相比这种悲观情绪,面对科研的心情就愉快很多了,毕竟这也算是一个出口,不努力的话能怎样呢?不过很幸运的是,虽然有各种抓狂,但总的来说非常享受了。今年觉得自己有长进的一点是好像学会了怎样学习,再晚也算有点点感觉了,跃跃欲试地写了一些today i learned~蛮有收获的,学习这件事当然也是需要很认真地练习的哪。今年去参加了一些会议,见识了一些很欣赏的人,一些很牛的科学家,发现他们都是很open,很能在一个问题上沉下去研究的人。也许我就是接受的这样的教育,前几日和导师聊到榜样的问题,搜寻了半天,我也没觉得我在科研上有什么榜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,哪有什么榜样呢?昨日和某人聊到这个,想想,榜样应该就是导师本人了吧。那些open, 细致的工作态度应该就是他的言传身教了。

和老公在这个小房子里也住了一年了,我骑车只需要5分钟就能到办公室,他转来转去单程都要花掉快一个半小时……真感激这样静好的岁月,生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安静的一整年。结婚三年了,每天回家依然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抱抱~觉得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这么美好过。哎,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其实还是有其意义的,至少在渡过一段很灰暗的人生之后,随便来一点点阳光,都非常非常地享受、感恩和珍惜。希望来年还是可以继续这样简单地做着喜欢的事情,体会过了完美主义钻细节的体力活带来的乐趣,希望也能有多一点discovery的乐趣吧!

是不是在毕业前还有一整年,能和老公就这么窝在上海什么都不用想,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就好了~时间能不能走得慢一点……

标签: none

赞 (6)

仅有一条评论

  1. 很有味道的文章!

添加新评论